- ECS003470
- 日本江户时期名匠肥前国忠吉作白鞘古肋差武士刀
- 1286
日本江户时期名匠肥前国忠吉作白鞘古肋差武士刀——江户时期名匠肥前国忠吉作,一生制刀30余年,技艺精湛,制作了诸多广受好评的刀剑作品,堪称一代名家。刀胚全长65厘米,刃长51厘米,刀反1.5厘米,刀胚重545克。刀身流露岁月气息,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,无开樋,棱角型刀栋,铜鎺,刀胚配实木收纳。
武士的第三把刀——肋差(这不是切腹用的)日本文明史上曾发生过一系列复杂而又极具标志性的历史性时间,其中宝坤氏族之间的权利斗争。那时候日本国内的人大多为武士,因此其所用的武器得到了特别的关注。随着岁月推移,武器也一直在进步。
2000年前第一把武士刀被设计成直刃型,只有单面刀锋,护手为椭圆形,柄端大且中空,这把武士刀就是太刀。600年后,守中国到的影响,武士刀发生的变化。平安时代,日本刀出现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化,刀身开始呈弯曲状态。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武士刀,不过在1876年发生了一件差点断送武士刀传承的事。
1876年,明治天皇发了一份诏书,禁止平民携带刀具。这让刀匠们不得不放弃手艺,改行寻求谋生,若不是有识之士在背后不懈努力,这门武士刀手艺或许早就消失不见了。日本武士刀种类多,他们的装配风格,制作年份,刀身长度都不一样。长度超过60厘米的为大道(太刀与打刀),介于30到60厘米的为小刀(肋差)。这里有一个对肋差最大的误区,基本上大部分人都以为肋差是切腹自尽用的,但是你们都错了,这是一个知识点的混乱。
胁差是日式的随身配短刀,用来刺入甲胄缝隙(并非破甲使用)和贴身战斗的短刀,通常随身携带,多用于室内及其他狭小空间(如狭窄的小巷)遭遇突发敌人时,在打刀、太刀不利于使用的情况下做格斗使用。也有专用肋差的剑道流派,可参见日本电影《黄昏清兵卫》。 肋差后来被传为专门切腹用刀,其实不然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(比如被赐切腹)都是用的怀剑(类似于随身匕首)。
这里也解释一番切腹这种病态的文化。
切腹:穿着传统服装的日本切腹人(白衣者),站在其后的是介错人。 切腹,为以刀切开腹部的自杀仪式,一般认为源自日本。切腹自杀者日语称为“切腹人”,而切腹人如为了追随师父死亡而自杀,过程称为“追腹”。剖腹后由于未必会即时死亡,剖腹自杀者为了减轻激烈的痛楚,可能会于剖腹后进行介错,即找来助手在最痛苦一刻替其斩首。至于为什么选择剖腹作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,现在普遍认为,古代许多的国家和民族,均主张人的灵魂是宿于肚腹中的;因此,武士便在有必要将自己的灵魂向外展示的时候,采取剖腹以示众人的方法和仪式。切腹这种近乎病态的文化,竟然被作为最荣耀的死法,估计也只有在日本这样神奇的国度才能诞生。武士刀随着历史与传统的变迁而不断进步,其身上的传奇色彩一点也不逊于那些将它们带在身边的武士们。
-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
购买记录(近期成交数量0)
还没有人购买过此商品
-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